某区纪委书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研讨发言交流材料
同志们:
作风建设攸关党的兴衰存亡,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基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起势,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提供了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久久为功、化风成俗”。立足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要务,作风建设则是破除梗阻、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破局开新的攻坚期,但“四风”顽疾隐形变异、形式主义“新瓶装旧酒”、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仍未彻底根除,这既削弱了群众获得感,更掣肘了发展质效。作为区纪委书记,我深切体会到,必须始终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将作风建设与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一体贯通,推动监督执纪从“惩治震慑”向“制度约束”“文化浸润”深化拓展。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扛起“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使命,既以“零容忍”态度纠治“潜规则”“暗门槛”,又以“导向式”激励护航干事创业环境,让“严紧硬实”的新风正气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强化精准思维,找推工作发力点。
要强化精准思维,找准工作发力点,将作风建设嵌入高质量发展的各环节、全链条,以问题导向切入、以目标导向发力、以结果导向落地。关键在于把“精准”二字贯穿始终,既坚持解剖麻雀、抽丝剥茧发现问题本质,又做到分类施治、系统破题消除作风积弊,真正将监督“探头”对准要害,把治理措施落到根处。一要在问题排查上精准发力,以精细分类筑牢根基。牢牢把握作风建设点多、面广、隐蔽性强的特点,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行业领域,结合巡视巡察、信访举报、专项审计、专项检查中暴露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单联动”机制。对“四风”问题的区域性、行业性特征开展大数据解析,深挖内部关联和共性规律,将隐形变异的表现形式具体化,比如从“一张公函查多餐”“借壳报销福利”等现象中梳理共性风险点,为党员干部立规矩、树标杆,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要在重点领域上精准聚焦,以靶向监督破解梗阻。坚持把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坐标系”,聚焦乡村振兴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民生项目上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基层治理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与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的沉疴顽疾,分层分类压茬推进。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躺平式”“内卷式”干部,建立作风优劣动态评估档案,完善“预警+惩戒”闭环管理机制;对政策落实“打折扣”、工作推进“一刀切”等影响营商环境的作风问题,常态化开展“体验式”“蹲点式”监督,亮明纪法标尺、打破隐性壁垒、激活干事动能。三要在治理路径上精准创新,以系统思维巩固成果。用好用活“室组地”联动监督、“巡审纪”联动核查等机制,通过数据比对、交叉互查、提级监督等方式突破常规监管盲区。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件“以案溯源”,既抓住穿马甲、转地下的“四风”新变种,又聚焦新业态、新群体、新政策执行中的作风隐患,提前预判风险,“点穴式”完善制度笼子。对反复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从责任链条追溯,建立部门权责清单与作风问题清单匹配分析机制,通过明责、督责、问责倒逼作风变革,确保纠治措施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同频共振。